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集团下属子网站--

     

【光明网】让科研人员放开手脚全力创新

Thu Mar 23 10:15:26 CST 2017 | 编辑:jsj | 【打印】【关闭】 访问量:1803次

节选自光明网-《光明日报》让科研人员放开手脚全力创新

光明日报记者李笑萌齐芳

  中国拥有最大规模的科技人才队伍,这是我们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底气,也决定着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如何能给科研人员松绑,成为两会内外共同关注的话题。

 

改变,正在发生

       把基础研究当工程项目管,是科研人员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之一。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崔铁军代表说:现在项目管理机制比较死板。比如一个执行期为5年的项目,申请之初就要填写每一年用多少钱、要干什么用。可基础研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怎么能够预测呢?

  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桂生代表曾是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研究员。他说:科研成果只有转化为产品、形成产业,才能变成现实生产力。他在考虑,怎么才能让更多的科研人员投身到产业中来?怎么才能打通成果转移转化的渠道?

  报销事小,牵扯精力却多。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新民委员说:报销手续太烦琐,浪费了科研人员大量时间和精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过去一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将科技体制改革推向纵深。

  ——2016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明确了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中央高校和科研院所差旅会议管理、科研仪器设备采购等方面的经费使用、报销等内容。

  ——2016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对科研人员的工资收入、绩效激励制度,科技成果转化的股权分配,兼职取酬等科研人员关心的问题,都有了明确的回答。

  ——2016年,我国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取得决定性进展,新五类科技计划布局初步成型,近百项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基本完成优化整合,科研人员有望不再为了申请项目疲于奔命。

  这些正在发生的改变,将持续影响我国的科研生态,让科研人员能够放开手脚,全力创新。

 

细则,亟待落实

        改革不能一蹴而就,但机遇稍纵即逝。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吉永华委员说:问题的解决需要时间,但我们科研人员很心急,希望越快越好。大家都在期待相关细则能够尽快落地,代表委员们纷纷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为给科研人员松绑支招。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委员认为,调查表格多、总结报告多、检查评估多是压在科研人员头上的三座大山。他建议,减少过于频繁的行政管理干预,进一步加大对人员经费的投入强度,特别要将经费资助方式由重物轻人改为人物并重’”

  崔铁军代表认为,研究成果转移转化难的症结之一,就是以往政策具有不确定性。比如产学研一体化政策,过去这些年,就有过赞成、不赞成、赞成的政策反复。他建议,要稳定产学研一体化政策,不能新官不管旧账

  湘潭大学副校长刘长庚委员认为,信息不对称是导致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大部分科技成果未能实现产业化的关键原因之一。他建议,要加快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鼓励企业利用股权奖励、股票期权、项目收益分红、岗位分红等方式激励科技人员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

  科学研究具有灵感瞬间性、结果不确定的特点,因此,能不能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科学家敢不敢创新。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林代表认为,要尊重科学规律,真正建立起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评价体系和环境氛围,让科学家敢想敢做、敢为天下先

  吉永华委员也提醒,科研人员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术修养和道德修养:每个科研人员首先要自己做得正,坚守自己的追求。

  改革,越至深水越艰难,越到细节越需实。更多为科研人员松绑的举措出台,必将释放出巨大的创新潜能,成就创新大业!

 

  (光明日报北京313日电)

《光明日报》( 20170314 10版)

 

杰事杰公司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48515号 Copyright 2008 GENIUS CO.,LTD
使用条款 | 关于我们 | 邮箱登入 | BCS登入